2008年9月統考 大學語文A-3試題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
試點高校網絡教育部分公共基礎課全國統一考試
2008年9月統考筆試
大學語文A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
2008年9月
一、填空題(每小題1分,共5分)
1.花間集
2.蒲松齡
3.狂人日記
4.翠翠
5.聞一多
二、判斷題(每小題1分,共5分)
6.√ 7.× 8.√ 9.× 10.×
三、選擇題(每小題1分,共5分)
11.C 12.B 13.D 14.C 15.A
四、默寫題(共5分)
16.黃花地,西風緊,北雁南飛。曉來誰染霜林醉?總是離人淚。
五、文言文翻譯(共10分)
17.霸王項羽對其屬下說:“我為你們取來一個敵將的頭顱。”(說完后)他就命令騎兵向四面奔馳,約定在山的東面分三處會合。于是,項羽大聲呼喊著快速沖下,漢王的軍隊都潰敗下來,項羽于是斬殺一漢將。這個時候,赤泉侯為漢軍騎兵部隊的將領,追擊項羽。項羽怒目圓睜,高聲喝斥他。赤泉侯和他的座騎都受到驚嚇,退避到幾里遠的地方。
騎:一人一馬謂之騎。
期:約定
披靡:倒,伏。此處指潰敗。
是:這。
辟:同“避”,避開。
六、簡答題(每題5分,共15分)
18.“黍離之悲”有三層含義:表現東周的宗室大夫來到西周故都懷念故國;感傷國勢衰亡;希望天佑東周。
19.本文將議論、敘事、抒情熔為一爐,寫作特點有三:(1)文辭華美,用辭精確;(2)善于比喻,講究排偶(如“其積于中者”一段);(3)文言虛字和語氣詞大量運用,增強了文章的抒情性和感染力。
20.蘩漪的性格最富有“雷雨”的氣息。她素來有些陰鷙怪異,時而斂聲息氣,時而瘋狂爆發,還有她那畸形的愛情、欲望和沖動,都有電閃雷鳴般的突發性和猛烈性。作為周樸園的繼室,她不甘心為人擺布,厭倦冷寂陰沉的家庭,愛上了周家長子周萍,陷入了倫理與感情的激烈沖突。她在追求憧憬中的幸福,同時也將自己帶入了既毀滅自己又毀滅別人的處境。
七、論述題(15分)
21.(1)趙樹理的小說具有地道的農民氣息,忠實地反映了農民的思想情感及審美需求,并真正擁有普通農民讀者。他主張從民間藝術中汲取營養,創作真正為農民喜聞樂見的作品,他的創作代表了20世紀40年代解放區文學創作的最高成就。其小說的藝術成就:
①具有明顯的時效性。他的小說緊貼現實,能很快在農民讀者中廣泛流傳。如《小二黑結婚》、《傳家寶》等。
②成功地開創了文藝大眾化的創作方向。他的小說被認為是體現毛澤東《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》中提出的文藝路線的典范。
③創造了一種評書體的現代小說形式。他的小說既讓農民為主體的中國讀者樂意接受,又能夠反映現代生活,表現現代人的思想情感與心理。
④語言通俗易懂。他精心選擇、提煉、改造和妙用土語方言,使日常生活中的“大白話”成為準確、傳神、富有幽默感和個性化的文學語言,因而被稱為“語言大師”。
(2)全詩敘寫了采桑女子羅敷嚴詞拒絕太守調戲的故事,成功塑造了羅敷這一美麗、堅貞、機智勇敢的采桑女的形象。羅敷天生麗質,有姣美的容貌和艷麗的服飾,使各色人物為之駐足;羅敷是勤勞的,她喜歡采桑養蠶;她有著圣潔的內心,對愛情是堅貞的,而對使君的無恥調戲,她義正辭嚴地怒斥,表現出不貪戀富貴的高尚品質和無畏精神。
此詩成功地運用了多種藝術表現手法刻畫羅敷這一形象。除正面描寫服飾外,主要通過行者下擔,少年脫帽,耕者忘犁,鋤者忘鋤而貪看羅敷的細節,從虛處落筆,渲染、烘托羅敷的美貌,使其更富形象性、藝術性、此外運用對話交待故事的發展,個性化的語言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,有如聞其聲,如見其人的藝術效果。
八、作文
22.要求:
(1)除詩歌外,文體不限。
(2)不少于800字。
(3)內容要切題,思想感情積極健康。
(4)條理清晰。
(5)書寫規范。